![]() ![]() |
本報訊 記者劉文釗攝影報道:春節前,“最強寒流”來襲,汕頭出現“最貴蔬菜”,市民直呼“吃得起肉吃不起菜”。昨晚,記者走訪市農副產品批發市場了解到,連日來,隨著河北、湖北、湖南、山東、福建、江西、海南等地的蔬菜源源不斷供應我市,加上天氣回暖,本地菜上市量增多,之前“發高燒”的菜價已明顯“降溫”,市民將在即將到來的元宵節吃上“經濟菜”。 昨晚近9時,市農副產品批發中心市場車水馬龍,交易活躍。記者看到,除了進進出出的各類貨車、小汽車、三輪車外,到處擺滿了一箱箱的大白菜、荷蘭豆、紅蘿卜、白蘿卜、土豆、包菜、生菜等新鮮蔬菜,各個檔口的工作人員都忙著挑菜、過秤,騎著三輪板車的伙計張羅著將貨主訂好的蔬菜進行裝卸、運輸。一家檔口經營者稱,春節后,由于河北、湖北、海南等地的蔬菜及時補充汕頭,檔口各類蔬菜的交易量也急劇上升,這幾天每天交易量達幾百噸,比之前上升過半,供應量的增多,使菜價相比節前快速下降,原來每市斤批發價2元左右的白蘿卜,現在不到1元;節前零售價高達每市斤25元的荷蘭豆,現在批發價6元左右,來自云南昆明的荷蘭豆價格最高達12元。 前來進貨的大小菜販紛紛表示菜價這幾天明顯“降溫”了。來自澄海的姚先生忙著將一箱箱土豆搬上車,他告訴記者,他從事蔬菜批發10多年,從來沒有碰到菜價像今年春節前這么“瘋狂”的,不過現在貨源一多,菜價大多出現“腰斬”甚至更低,像大白菜原來進貨價每市斤要一塊多到兩塊錢,現在只要七毛錢左右,這次他進了2000多市斤蔬菜準備明早上市批發。姚先生表示,雖然菜價出現明顯下滑,但葉菜類價格要恢復到“平價菜”,還要看天氣狀況如何,估計要等到本月底。 據該市場有關負責人稱,連日來,隨著外地蔬菜不斷供應我市,市場日交易量已達2000噸,春節前急劇上揚的蔬菜價格也陸續下滑,趨于平穩。
[返回] |